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通勤者和通勤车


计划买车时看了很多款,其中一款备选是克莱斯勒出的PT漫步者。PT意思是Personal Transportation,可以翻译成“个性化交通工具”。这车是挺个性,看图片圆圆滚滚的,特别古典,让人想起伦敦的大黑出租车和电影里三十年代芝加哥黑帮的座驾。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在我们的预算之内。作为一辆纯进口车,很多人看了它的图片都说它看上去比定价更贵上5-10万。

但到4S店看过样车后这车还是被PASS掉了,主要原因是它比图片上看着小。作为一个工薪族的第一辆车,这么一辆小众的车,跟它要承担的通勤车的身份实在有点远。作为一个通勤者,我得买一辆更大、更“实用的”。

E.B.怀特说,有三个纽约。一个属于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他们眼中,纽约从来如此,它的规模,它的喧嚣都是天生的,避也避不开。一个属于通勤者,他们像成群涌入的蝗虫,白天吞噬它,晚上又吐出来。一个属于生在他乡,到此来寻求什么的人。照此说来,也可以说有三个北京。一个属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不用理会户口和春运;一个属于通勤者,城铁和京通快速路是他们的主干道;还有一个属于移居者,他们白天在798和床上,晚上在糖果和金鼎轩。

通勤这个概念,我从小就有体会。我家在四川的一个三线工厂,用我爸的话说就是当年一领导坐在直升机上挑中了这个美国人发现不了的山沟沟,于是整个工厂就不计成本地搬了进来,附带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属区、子弟校、职工医院……一个国营工厂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封闭小社会,像孤岛一样被周围的农村包围着:我们是农村人么?当然不是。我们是城里人么?好像也不是。这是一个连公交线路都没有的地方,每天只有自己厂里的几趟班车往来于16公里外的城里。有一些职工跟城里人的结了婚,或者本来就是从城里招来和调来的,他们就成了我小时候看到的“通勤者”——住在城里,到郊区上班。每天早上6点钟,我在厂门口跑步时,两辆一般没坐几个人的通勤车开出去;7点半拉上班哨前,车装的满满当当地回来,车上下来的人缓步汇入进厂门的人群中。下午拉下班哨后,厂门口涌出来的人流,大部分去了家属区,只有这些“通勤者”,急急忙忙地赶向等着他们的通勤车。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下班去。厂门口的这条标语似乎是专门写给他们的。

工厂的子弟,生活道路基本上以初中毕业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大家一起上婴儿室、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虽然父母官职不同,但小孩们都一点身份观念没有的平等长大;在此之后,有人进了技校准备以后进工厂(比如我最好的朋友),有人去读外面的中专和职高(比如我们班最聪明的女孩),也有人凭分数或父母关系进了城里的高中准备将来考大学(比如我)。在解决住校问题之前,我也曾经当过一阵“通勤者”。早上乘最早的班车进城,下午赶班车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去和新认识的那些城里同学逛街、踢球。跟他们相比,我们这些从城外各个工厂来的学生多少有些格格不入:拘谨、羞涩,不大合群,有些他们的“切口”不懂。一句话,有点乡气——虽然我骄傲地说,我们厂里自己的闭路电视能收看卫视中文台,我看《东京爱情故事》比你们早。所以我至今对一个据说后来“混社会”了的女生有好感,不光是因为她好看,还因为有一次放学我站在街边等车时,她和一个其他班不认识我的女孩经过,主动给我打了招呼,走过后还跟那问“这人是谁的”女孩低声说“……长得多乖的”。她肯定是低声说的,但我也肯定自己是听到了的。

从距离和交通方式来说,现在的我不属于通勤者。因为现在我的房子虽然小,但还在二环内,离单位步行不过7、8分钟。但从身份看我又的的确确是通勤者,两点一线,在办公室枯坐。“通勤者生前,跑了不知多少里程,但他从来不曾漫游过。”还是E.B.怀特的话。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早上5点半就起来修理小家电,工科出身的他喜欢自己捣弄这些电器玩意;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公司中层经理在家里晚饭后就回到书房,用带回家的文件组织了一道防御圈,把自己和妻子隔离开来。这是阿瑟·黑利的《汽车城》里的两个让我久久难忘的细节。这两位汽车公司的“白领骨干精英”也是典型的通勤者。大学里看这本书时,这样的“企业战士”形象令我心醉神迷。现在我依然觉得把这本书里的一些描述设置为工作和生活目标不错,只不过偶尔我也想甩掉“通勤者”的身份漫游去。

1 条评论:

匿名 说...

你太奢侈了……
俺正在打算买个Golf,没钱啊~~